在北京的版图上,海淀始终是个特别的存在。这里少见炫目的奢侈品橱窗,也少见华丽的街头招牌,但每一条静谧的小巷里,都可能藏着改变世界的科技公司,每一个质朴穿搭擦身而过的路人可能就是某方面顶级的学术大咖。
年轻人爱上海淀,是因为在这里,低调与高端并存,理想与现实交织。
你会看到穿着再普通不过的牛仔裤和帆布鞋的年轻人,踩着共享单车从清华或北大的图书馆穿梭而过,他们或许刚从一场颠覆行业的创业会议上走出,或是即将发表一篇改变学术格局的论文。海淀的夜晚,五道口的灯火通明与科研楼的通宵达旦交相辉映,这里既是普通的深夜食堂,又是前沿思想的孵化器。
海淀质朴,却孕育着无数改变世界的梦想;海淀低调,却吸引着全国顶尖的年轻才俊在此扎根、发光。在这片土地上,年轻人找到了他们独有的生活方式——不必张扬,却足够精彩;不求浮华,却尽显风华。正是这种独特的矛盾与和谐,让海淀成为无数青年心中真正的应许之地。
01
低调朴素,其实卧虎藏龙
清晨的薄雾在清华校园里缓缓散去,博一学生高成善在闹钟的催促下睁开双眼。他懒散地伸了个懒腰,熟练地从衣柜中拿出三年前买的白色T恤,搭配上一条旧款黑色工装裤,脚下依旧是那双已经略显陈旧的灰色运动鞋。
黑白灰的配色,简单、低调,甚至有些“土气”,但在海淀,这是一种独特的从容与自信。
在海淀,像高成善这样不修边幅的青年并不罕见。走在海淀街头,随处可见印有活动logo的帆布袋、穿着有些“土里土气”的年轻人,一点都不打眼,但与你擦身而过的很可能是一位即将发表重要学术论文的科研达人,或是一位身家数亿的低调投资人。
海淀的“土”并非简单的寒酸,而是一种深深植根于文化土壤中的风格,是对外在炫耀的无声抗拒,也是对内心丰富的执着追求。
每天早晨,高成善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食堂,点上一份再简单不过的早餐——几个肉包子、一根油条、一碗白粥,外加一个水煮蛋。这是他每日的标配,没有任何花哨之处。
在海淀,简单往往孕育着伟大,低调的表象下隐藏着无限的可能——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96家科研院所,约200万人的人才资源总量;636名“两院”院士,占比达到全国的1/3;高被引科学家人数约占1/5。
高成善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身边是一群穿着同样朴素的同龄人。这里,没有人刻意追逐时尚潮流,也没有人忙于展示自己的身份。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与思考中。那种安心的低调氛围,仿佛为每一个人都注入了一股专注的力量。
02
知识共享,跨越校园边界
海淀的上午,阳光刚刚洒满校园的长廊,知识的竞技场已经开始热闹了起来。中国农业大学的王彤每个周日早晨都在一场个人的冒险中展开:骑上自行车,穿过熙攘的街道,直奔中国音乐学院。她不是去观赏演出,而是要与来自海淀不同学校的四十多名同学一起,挑战琵琶这门古老的艺术。在那间装饰精美的教室里,程老师正带领他们围成一个半圆,教室中只有琵琶的琴声在空气中轻轻流动。王彤低头凝视着指尖,那细腻的颤音像是在呼唤,连接起她与千年文化的脉动。
同一时间,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胡章权,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课堂上,正沉醉在《营养与健康》讲座之中。教授讲解的营养学原理和科学的减肥方法,让他听得如痴如醉。对于工科出身的他,这门课是一次彻底的知识洗礼,也是一次与陌生领域的大胆邂逅。胡章权从不满足于本校资源,他的好奇心驱使他跨越校园的边界,去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听课。抢课,也成了他每个学期的必修“战役”。
在海淀,坐落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7所高校,北京市约1/2的在校大学生,也就是44万青春学子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这片集结了顶尖高校的土地上,学术资源如同等待发掘的宝藏,分散在每一条校园小径后。这里的教育,从来都不只是某一所学校的专属,它是开放的,是共享的,是对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学生的无声邀请。清华与北大的互选课只是序幕,21所高校组成的“学院路共同体”早已打破了围墙的限制,构建了一张密不可分的学术网络。
想象一下,在北大医学部学化妆品安全,在北京舞蹈学院学跳华尔兹,或者在中国农业大学品鉴葡萄酒。这些在其他地方听来几乎不可思议的组合,在海淀已是常态。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和手速,在“学共学生”小程序上成功抢到课,就能打开另一扇学术的大门。中国地质大学的《攀岩》课、北语的《雅思》课,抢每一堂课都如同一场竞赛,紧张而刺激,抢到课的那一刻,你会感觉自己赢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
不仅仅是课程,戏剧与艺术也在海淀学院路高校里被充分“打开”。北京师范大学的小兰曾经在清华大学看过国标队的专场演出,又在北京舞蹈学院的舞台上,近距离聆听过大师的指点。她回忆道:“那些时刻,我仿佛置身于一场知识与艺术的盛宴,整个海淀都是我的课堂。”
海淀的学术共同体,仿佛一座巨大的竞技场,每个学生都是其中的挑战者。这里没有界限,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在这片教育高地上,追求知识的道路从不平坦,但正是这份艰难与未知,才让每一次冒险都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对于那些渴望突破的年轻人来说,海淀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术舞台,每一步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03
初出茅庐,机遇随处可见
中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滴滴出行的办公楼前,叶建林正在公司前的空地上踢毽子。戴着黑框眼镜、身穿灰黑色T恤的他,看起来像个标准的“码农”,但他踢毽子的灵活身手,又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这个刚刚结束了两个月实习期、正式转正的新人,还在适应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生活仿佛从简单的黑白线条,突然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油画,色彩的冲击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叶建林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是机械臂。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发现自己对代码的热爱远远超过了研究机械臂的冰冷结构。于是,他决定自学数据开发,并向大厂投递了一份实习申请。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顺利拿到了实习机会,这让他感觉自己像是误入了高难度副本的幸运玩家。
然而,初入职场远比叶建林想象中复杂。面对公司的开发工具,叶建林的第一反应是“懵”——看着那满屏的代码,让他一度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曾经在校园里自信满满的他,此刻却觉得自己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对职场世界无比陌生。
“刚开始的几天,我真有点想跑路。”叶建林笑着回忆,“每天回到宿舍,我都觉得脑子快要炸掉了。”但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硬着头皮,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仿佛一个饥饿的猎人,他拼命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把那些陌生的工具和语言消化吸收。三个月后,他不仅驾轻就熟地掌握了这些技能,还坚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海淀,叶建林并不孤单。就像当年坐在图书馆里,也有不少和他一样穿着有些“土气”的年轻人,他们都有着超强的学习韧劲和意志。北京师范大学的李腾威也正经历类似的历程。作为一名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李腾威在北京未来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幸运的是,他的兴趣与专业方向完美契合,但初入职场的他,仍感到懵懂和不安。
“在学校里,我们只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在公司里,做事的目标不再是一个成绩,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一个实在的结果。”李腾威第一次意识到,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差距比他想象得要大得多。这份实习让他看到了职场的复杂与挑战,也让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深知在海淀,他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这里给无数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提供舞台和机会。
04
创业热土,理想照进现实
在距离这些实习生不远的科技园区,人生中另一种更为激烈的“战斗”正在上演。
上午的阳光洒在清华科技园的玻璃幕墙上,让田天想起了几年前同样阳光闪耀的那个上午。那天上午,这个刚刚结束了9年清华“本硕博”生涯的“90后”,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走出了校园南门,左拐进了清华科技园,他初创了自己的公司“瑞莱智慧”——“RealAI”的音译,代表“真正的AI”,这也是田天为自己、为公司设定的目标——探索真正的人工智能。
同样在清华科技园内,黄耀,这个来自清华计算机系的“90后”小伙儿,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旅程。他的公司“阿丘科技”,名字听起来很幽默,但背后却有着对“QLearning”的深刻理解。
然而,对于田天和黄耀来说,创业的现实很快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下马威”。
“创业初期,我们确实走过不少弯路,”田天回忆时露出苦笑。他们最初选择了“AI基础设施”作为切入点,但很快就发现市场竞争激烈,同类企业数量已然很多,自己并没有明显优势。田天和他的团队不得不放下最初的雄心壮志,重新审视现实,调整方向,锚定更细化的目标市场,将目光锁定在“AI安全领域”。创业在此刻不再是诗意的远方,而是一场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战。
黄耀的经历同样充满了戏剧性。他们原计划开发一套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觉得自己已经站在了技术的最前沿,但现实是技术成熟度根本不够,加之资金投入过大,最终这一计划停摆。而后,黄耀转向了更实际的目标。在一次工厂调研时,他看到了年轻质检员们日复一日、机械重复的工作场景,忽然意识到,未来这些工作将不可避免地被机器取代。他决定把“阿丘科技”转型为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用AI技术为工厂赋能,推进“机器换人”的进程。
如今,黄耀的公司在AI工业视觉领域崭露头角,而田天的“瑞莱智慧”也在AI安全领域打响了名声。这些曾经在迷雾中摸索前行的年轻创业者,如今已经在各自的领域站稳了脚跟。黄耀笑言:“创业就像闯关,每一关都可能让你摔得鼻青脸肿,但你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因为你没有退路。”
一年诞生数万家新设企业,聚集了约1300家人工智能企业,北京市六成独角兽企业在此“扎堆”……在海淀,创业故事仍在继续,每一个创业者都可能主演一场九死一生的戏剧——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成功与失败的博弈,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然而,正是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塑造了海淀这片创业热土,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青年。
05
寻觅书香,文化才是潮流
下午的海淀,阳光斜照在街道上,照亮了那些平凡却充满故事的小巷。在这里,你可能找不到奢侈品店的华丽橱窗,但在每一个拐角处,可能会嗅到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海淀的商业气氛,不靠炫目的品牌,而是靠一种深入骨髓的书香味吸引人气。
古先生每次走进重开的风入松书店,总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虽然书店的地点和装修早已变了样,但那几幅老照片,依旧将他带回到那个充满理想的青春时代。2004年,还是青年读者的他,几乎每个月都会去一次北大南门东侧的老风入松。那时,他不仅是为了书店而来,更是为了追寻一种对北大的敬仰之情。即使书店设在地下室,但那份学术氛围也让他如痴如醉。
书店门口悬挂的“风入松”牌匾,出自汪曾祺先生之手。古先生坦言,那时候他总是匆匆而过,没太留意这块牌匾的存在。后来读了不少汪先生的作品,他才开始时常想起这块牌匾,每次再见到它,仿佛都能闻到那股书香。
风入松曾是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现在,它依旧是海淀208家实体书店的缩影。这些书店没有华丽的装修,也不靠多元经营来吸引顾客。相反,它们靠近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固守着书店的古老“权力”——决定读者该读什么书。它看似有些“滞后”,却依旧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前来朝圣。
“海淀最棒的地方,就是有很多书店。”上大学时,薇薇安每个周末都会骑着自行车,在海淀图书城附近的牛肉面馆饱餐一顿后,挨家挨户地逛书店。从新华书店到风入松,甚至是那些小小的专卖古籍的书店,她都不放过。对于薇薇安来说,书店不仅是一个放松的地方,更是知识的宝藏和心灵的归宿。
清华大学博士生小施,也时常出现在风入松和博雅堂这些专业书店里。有一次,他在北大博雅堂发现了一本早已绝版的《〈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这种学术上的意外收获让他激动不已,毫不犹豫地将书收入囊中。他说:“在这些书店里,不一定每次都会买书,但这里的‘品味’非常高,陈列的都是最前沿的研究,翻阅这些书籍也是了解学界动态的最好方式。”
有人说,海淀与时尚绝缘。确实,这里没有琳琅满目的奢侈品,也没有炫目的潮流店铺。但正如那些书店一样,海淀的文化符号才是真正吸引年轻人的潮流标志。文化,在这里才是最时尚的象征。
海淀的文化氛围不仅存在于书店,也体现在校园的多元文化活动中。北京语言大学被称为“小联合国”,每年的世界文化节已是传统。今年,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齐聚一堂,田径场上充满了异域风情。北语中东学院的繁洁,终于在文化节上如愿以偿地在手臂上画了曼海蒂手绘——去年她排了一整天的队都没成功。今年,她一早赶到展台,总算心满意足。
海淀,这片看似朴素的土地,真正的魅力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学子们来自五湖四海,甚至五大洲,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在这里,外表的朴素与内心的丰富交织,文化才是最潮的符号。
06
永远年轻,永远相信爱情
黄昏时分,海淀的校园渐渐被染上了温暖的金色光辉。未名湖的水面泛着微光,情人坡上的草地被夕阳照得金黄。在这里,几代人的爱情故事如同这落日余晖般,温暖又美妙。
在北大,未名湖畔的长椅上,曾坐着无数对怀揣理想的情侣。几十年前,马克垚和耿引曾就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故事。那时的校园爱情,没有如今的花哨和繁复,简单到连告白都可能只是一本书的交换。耿引曾至今还能记得,“马老师”是班上公认的才子,而她,就是那个静静听他说着世界历史的女孩。他们的爱情,就像未名湖的水,静谧而悠长,透着几分不言自明的深情。
但时间向前,未名湖边的情侣们换了一拨又一拨。小鼹鼠和哲学家的故事,带着几分现代校园爱情的色彩。他们相识于北大的耕读社,因为共同的阅读兴趣和对世界的好奇心,从“友情共同体”走向了“爱情共同体”。小鼹鼠笑说:“我们很少聊现实问题,书和思想更有意思。直到在一起很久,我才知道他是北京人。”在他们的世界里,浪漫也和穿着一样,不需要太多装饰。
而清华的情人坡,也同样不乏动人的爱情故事。夕阳西下,情侣们在这里铺开野餐垫,享受片刻的宁静。情人坡上的每一棵树、每一片草地,似乎都见证了无数从青涩到成熟的感情;不远处人大校园明德楼前的石阶,也有着属于它的爱情传说。这里没有未名湖的浪漫氛围,却是人大情侣们最喜欢的约会地点。明德楼的砖墙,已经见证过无数次告白和悄然滑落的眼泪;在中国农业大学,爱情的滋味则带着一股生活的烟火气。东门外的食堂和小吃摊,是学生们爱情故事的发源地。或许爱情就藏在一碗热腾腾的米线里,或是那份甜蜜的豆花中。简朴的生活,却让爱情显得格外真实。
这些校园爱情,有的如流水般悄然流逝,有的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扎下了根。小鼹鼠和哲学家的故事没有随着毕业画上句号。当哲学家毕业决定继续出国读博,这段爱情面临着巨大挑战。8000公里的距离,将他们的生活轨迹彻底分离,但他们没有放弃。书信成为他们维系感情的纽带,他们还将这些信件公开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起名为“哲学家与小鼹鼠长跑计划”,用深情的文字对抗现代通讯的冷漠与浮躁。
海淀的黄昏里,未名湖的水依旧静静流淌,情人坡的草地依旧绿意盎然。或许不是每段校园爱情都能如小鼹鼠和哲学家一样,但那些曾在湖畔低语的情侣们,早已在各自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07
美食自由,何止“鹅腿阿姨”
夜幕降临,海淀的街头巷尾逐渐热闹起来。相比于高大上的餐厅,这里的美食更接地气,既便宜又好吃,足以让那些“有点闲钱全送进胃里”的大学生们欲罢不能。无论是在校园内外,还是在各种小巷子里,海淀的平价美食早已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深夜食堂”。
清华大学校友、著名歌手李健曾在一次采访中笑称,自己在发布《想念你》专辑时,压力大得不行,结果跑去清华西门外的“西门烤翅”吃了顿烤鸡翅,顺带把衣服也给忘在了那里。虽说“西门烤翅”后来搬了家,但这家小摊已成了无数清北学子深夜食堂的代名词。无论是几串烤翅,还是一杯啤酒,那味道都带着点青春的焦香。
而在北大东门外,翅迷烤翅则是学子们的另一片“领地”。林华,一个总是忙着科研的博士生,经常带着三五好友来这里“撸串”。一盘烤翅、一杯啤酒,价格公道,气氛还贼好,吃饱喝足只需50元钱左右。他笑着说:“有时候还能遇到隔壁桌的学霸,讨论起学术问题来也是没谁了。”在海淀,这种学术和烤串的碰撞似乎再正常不过。
当然,海淀的美食地图上,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传奇”人物——彭姐。她的麻辣烫店,十几年来一直在五道口稳坐“美食王座”。这家最早开在北京林业大学南门的小店,如今已经扩张到拥有“串串池”的大店面。每串只要1.5元,种类繁多,连“海陆空”都包圆了,被学生们戏称为“麻辣烫界的大卖场”。
华澳中心地下的咖喱屋,也是学生们的最爱。30元钱左右的一份咖喱饭,不仅可以无限续加,还能享受拉丝能拉到1米长的芝士猪排。相传,这家店原本开在北外的留学生食堂里,连印度留学生都对它赞不绝口。即便后来搬离北外,依旧有不少老顾客念念不忘,还给它起了各种花名,比如“大学生之光”“炸猪排界的扫地僧”。真不愧是“留学生餐厅”的招牌!
开在清北旁的柳叶刀餐馆更是将学术与美食结合得淋漓尽致。墙上挂满了学术论文排行榜,来这里吃饭的食客不仅能享受美味的烤串,还能和旁边的“学霸”们讨论着最新的科研成果。有趣的是,这家店还推出了凭期刊论文打折的优惠,真正实现了“SCI能当饭吃”。
而说到海淀的网红美食,就不得不提今年火出圈的“鹅腿阿姨”。她的烤鹅腿以15元一个的亲民价格和独特的美味,掀起了一波“鹅腿文学”热潮。清北人三校为了争抢她的摊位,甚至闹出了“决战中关村”的趣事,阿姨时而被北大“挖”过去,时而又被清华“拐”回来。为了买到一只烤鹅腿,学生们纷纷建群预购,场面堪比抢购火车票。
当然,高校里的食堂也不甘示弱。中国农业大学的“京城第一食堂”今年推出了一款大豆冰激凌,由食品学院的郭教授团队研发,口感细腻,低卡低脂,售价不过4元一杯。北京林业大学的半只鸡菌汤米线,15元钱就能吃到实打实的半只鸡,配上鲜美菌汤,瞬间成了学生们排队抢购的“爆款”。
此外,北大食堂里2.5元的烧饼夹鸡蛋、7元的水煮肉片、10元的五香鸭腿面,清华食堂的3元荤菜、5元牛肉饼,还有人大7元的叉烧肠粉、北航10元的清蒸武昌鱼……这些平价美食不仅填饱了年轻人的胃,更成为他们青春记忆的一部分。
入夜后,当海淀街巷里的小店亮起灯光,当食堂的蒸汽氤氲在玻璃上,你会看到一群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或大快朵颐,或独自享受那份熟悉的味道。这些美食,陪伴着他们度过了无数个夜晚,也在他们的青春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8
夜之朝气,沉醉“宇宙中心”
午夜的海淀,五道口的灯光开始闪耀,这片因地处老京张铁路第五个道口而得名的地方,如今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宇宙中心”。这里是北京的“小三里屯”,但没有三里屯的“奢侈”,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年轻的朝气和朴实的性价比。
夜晚10点,小宁(化名)和朋友们准时出现在五道口的S酒吧。推开门,昏暗的灯光下,小宁几乎不用看就能摸到楼梯的扶手,几步就踏入了地下的舞池。音乐像潮水般涌来,瞬间淹没了其他所有声音。T恤、短裤是这里的标配,没有人在意你穿着是否时髦,因为大家都是来放松的。20元钱一瓶的啤酒,30元钱一杯的鸡尾酒,有时80元钱就能畅饮一晚上,接地气的价格让这里成了学生们释放压力的首选之地。
“第二天没课时,来这里蹦一蹦,出出汗,感觉整个学期的烦恼都能甩掉。”小宁一边说,一边朝舞池里望去。射灯的光线时不时刺到眼睛,但这丝毫不影响舞池里人头攒动,除了音乐是否够劲,其他都变得不再重要。
跳累了,小宁会拿着酒,和朋友到酒吧外面吹吹风,聊聊天。学业的压力、感情的困惑、未来的迷茫,在这个时候,酒精成了最好的催化剂,内心的话更容易倾诉而出。即便是那些已经毕业的年轻人,还是会时不时来这里,找回那份似乎已经流逝的青春感。
五道口的酒吧从来不讲究排场,面积不大,店面常常更新换代。但不变的是,那些年轻的面孔。相比S酒吧的热闹,林华更喜欢“后院”酒吧。初次来的人,可能会被它的外观迷惑,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花店。
林华喜欢这里的精致感。花朵装饰着酒吧的每个角落,皮质沙发卡座让人坐得更久,谈天说地更尽兴。白天为论文绞尽脑汁的林华和朋友们,晚上聚在这里,话题从导师的脾气到圈内的八卦,再到未来的职业选择,在这种氛围中,所有问题都变得不那么沉重。有时他们也会静静地喝酒,“偷听”一下隔壁桌博士们讨论的最新课题。
五道口的酒吧有喧嚣,也有安静,有时甚至还会碰上一场哲学讲座。《如何理解生活中的道德困境》或者《夹缝之间:华裔美国移民历史与文学演进》,这些在教室里严肃的话题,搬到酒吧里,反而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当哲学撞进酒杯里,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学术大咖也变得和你一样,可以一起举杯言欢。
五道口的夜生活,没有浮夸的虚饰,有的只是青春的真实。这片“宇宙中心”是属于年轻人的无尽夜晚。
文/本报记者张月朦雷嘉王斌叶婉实习生吴怡欣宋欣晔林乐澄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