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3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在“侗乡第一寨”感受古朴与时尚》的报道。
在贵州月亮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坐落着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肇兴侗寨,其建寨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年间。千百年来,侗家人世代安居于此,耕读传家,生生不息,这里也因此享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
吊脚楼鳞次栉比、木鼓楼高耸挺立、侗族大歌传唱千年、稻鱼农耕绵延不绝……从空中俯瞰,肇兴侗寨就像是停靠在群山之间的一艘巨船;行走其间,又宛如进入一个“侗族文化博物馆”。
仲春时节,目光所及,一幅人和景美的春日山居图正在这里缓缓展开:放眼群山,色彩斑斓,无边的梯田宛如“腰带”缠绕,金色的油菜花随风摇曳,展现出“人勤春早”的侗乡新面貌;古榕树下、风雨桥上,侗族男女时常成群结队,弹琴唱歌,充满青春活力;吊脚楼台,火塘旁边,侗族妇女背着娃、绣着花,一针一线既是传承非遗的“指尖技艺”,也是增收致富的“指尖产业”。
时光荏苒,传统农耕、非遗技艺、民族建筑……这些集中呈现在“侗乡第一寨”的文化形态,都镌刻着这个中国古村落古朴沧桑的发展历史,也不断在与外界交流融合中历久弥新、愈发时尚。

翻开侗族文化“活的史书”
木质鼓楼镌刻着岁月无尽的沧桑,青瓦错落承载着荏苒时光的美好。走进“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如同翻开了一本记录着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的史书”。
千百年前,侗族先民迁徙到贵州月亮山区,傍水而居,依山成村,聚居在如今肇兴侗寨所在的这片土地上。他们世代在此开荒种地,渔猎而生,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传统稻作文化、千年侗族大歌、民族刺绣蜡染……这些侗家人世代传承的生产生活方式,讲述着这个古老侗族村寨的前世今生。
步入肇兴侗寨的侗族文化展示中心,侗族的历史在这里徐徐展开。侗族,来源于古“百越”族系,由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其主要分布在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区及湖北恩施一带。其中,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的侗族户籍人口达212万余人,黎平县肇兴侗寨就是当地最大的侗族聚居区。
